工信部副司长安筱鹏: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出发点、切入点及着力点

业界首份工业互联网内容服务高质量付费社群
这是一张通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船票”
“让相信未来的人,先拥抱未来”
在这里,读懂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导读

4月26日,2018(第三届)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钱塘峰会暨浙江省工业互联网推进大会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主会场)隆重召开,据了解,钱塘峰会由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等多个单位联合承办,【造奇智能】提供新媒体支持,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吴君清、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余晓晖等领导与会。

笔者全程参与了大会,总体觉得嘉宾演讲内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探索上,都有了深入。这是一件好事情,虽然处于初级阶段,总要有新的东西讲,说明已走在创造价值的正道上。

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工业互联网研习社]编辑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 吴君青

“浙江省作为最早互联网发展的大省,具有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和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快速部署我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去年 12 月初,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我省与工信部签订了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合作协议,此后迅速组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推进工作组。四个多月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了“1+N”工业互联网的体系,“1”是指培育一个跨行业、跨领域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我省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级互联网应用平台,围绕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圈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出发点

去年11月份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首先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通过智能感知、工业软件、泛在网络、云平台,我们称之为“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构建了现代产业新的基础。通过基于数据这一生产要素,重构工业知识的沉淀,传播复用和价值创造的新体系。

其次,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焊接点。作为制造资源连接的枢纽,它在重构生产体系,引领组织变革,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了新型的制造体系。对于网络强国建设来说,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推动5G窄带互联网、软件定义网络、时间敏感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演进升级。

第三,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平台建设促进传统制造体系各个环节和要素的解耦、整合和重构,推动着设计、生产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工业互联网也是全球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目前正处于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产业布局的新方向,也是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窗口期。这是它的意义和出发点。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切入点

工业互联网和传统的消费互联网有什么区别呢?有很多相同点,工业互联网和平时认知的消费互联网还是有一些区别?

从连接对象来说,消费互联网连接的是高度智能化的计算机、手机,而工业互联网连接的是各种数字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的设备,消费互联网是具有统一协议开放的网络,工业互联网是多种协议并存相对封闭的网络;

◎消费互联网的传输理念是尽力而为;工业互联网要求的是实时、安全、可靠的;

◎对消费互联网来说更多时候是考虑如何提高交易效率,而对工业互联网来说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对消费互联网来说,监管的思路上既要鼓励创新,又要加强监管,既要踩刹车又要踩油门,对工业互联网更多考虑支持和发展;

◎对消费互联网来说是轻资产,对存量资源的依赖比较少,是从线上走到线下,而对工业互联网来说是重资产,不仅仅强调创新,而且强调与已有资源的继承,它是继承和创新、线上线下的协同。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呢?我们有个定义。简单的说就是面对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数据采集、汇聚、分析服务体系,推动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可以从四个角度理解:

◎第一,解决什么问题。它解决自是过去面临的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第二,通过什么方法解决?就是通过数据采集、汇集、分析,描述、诊断、预测、决策;

◎第三,它的本质是基于工业云的解决方案;

◎第四,目标是提高智能的生产效益。

两三年前美国投资领域有一家明星企业企业Uptake,它从创办到市值超过20亿美元只用两年半时间。它的基本商业逻辑非常清晰的阐释了工业互联网的理念,这个理念是什么呢?它和卡特彼勒合作,把几百万台的工业设备的数据,包括油压、油温、温度、湿度等传到平台上,把工人操作数据到平台上。平台上有什么呢?平台上有油耗的风险模型、故障诊断模型、研发设计模型、成本核算模型,把这些数据输送到模型中就会创造各种各样的服务。这个服务无论是对卡特比勒还是对工程机械、工程承包商和操作人员都会带来很多价值。

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归纳,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数据+模型=服务”。我们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就是通过来自软件系统,来自设备和机器,来自生产原料等各种各样的数据采集,把数据输送到云端。云端有两种模型,一种是机理模型,一种是数据模型。通过模型的处理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这种服务包括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协同研发、生产设备优化、质量监测等等。它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如何通过“数据+模型”的理念为企业创造服务。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核心,平台里最核心的是数字化模型。模型是什么呢?模型就是把工业的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工艺、研发工具规则化、模块化、软件化基础上的各种各样模型。模型分为两类:一种是机理模型,有强监管的关系,理论模型、逻辑模型、部件模型、工艺模型、故障模型、仿真模型。这些模型来自物理设备、流程逻辑、研发工具、生产工艺。通过各种各样参数化的编程和图形化编程,把这些机理变成各种各样的模型。存在平台上有两种架构:一种是整体式架构,一种是演进式的架构,通过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优化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

我们都在讲“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讲工业互联网融合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有什么区别呢?从工业互联网演进的平台有几个变和不变:第一,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变,就是如何优化制造资源的配置效率,无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制造平台都是解决优化制造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解决的逻辑没有变,这个逻辑就是“数据+模型=服务”。

但是从智能制造演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很多变化。第一,数据从哪儿来变了。过去智能制造的数据主要来自业务系统、产品模型,来自互联网,而工业互联网更强调数据来自各种各样的机器和设备;第二,数据到哪儿去变了,过去是存储在本地各类烟囱式、孤立的业务系统,现在是把各种各样的数据汇聚云端,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第三,模型在哪部署变了,过去是本地固化模型,未来是云端;第四,模型怎么部署变了,过去是整体架构,现在是整体式架构和微服务架构并行,未来不断向微服务架构演进。

带来结果是什么呢?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资源优化深度变了,从过去可见、描述、分析演进到诊断、预测、决策;资源优化广度变了,从过去单元级、系统级关注单一设备某个生产线的资源优化,演进到单机设备生产线产业链到整个产业生态资源的优化。

我们把设备上云作为下一步的重点,因为信息通信技术的每一次普及和推广,总是由一批具有先导性、引导性、带动性的杀手级应用牵引,推动技术的变革,商业模式的成熟。当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新应用和商业模式正在不断演化,必须以真实的需求场景为牵引,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快速迭代。一批高高耗能、高风险隐患、高通用性的设备有望成为它真实的应用场景。

工业设备上云非常有必要性,工业器械有大量高耗能、高风险、低效率利用,比如说炼铁高炉、数控机床、燃煤锅炉、大型空压机、风电设备,这些设备的资源利用效率都不是特别高,通过开展设备的运营监测,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运营监测、能效优化、预测性维护,可以降低炼铁高炉年消费标准煤1-3%,提升数控机床利用率8%,降低弃风率10%。

同时可以看到这些设备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更依赖于云平台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些数据采集是高频率、大批量、高并发、长周期,模型也需要精准、高效、全面,而只有基于工业互联网云的解决方案才可以实现。所以工业设备上云作为一种先导性、引领性、示范性的作用,将牵引上云的时代。要推动分行业、分领域制定工业设备的数据云端迁移的指南,鼓励平台企业在线发布核心设备运行绩效榜单和最佳工艺方案。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我们在四个方面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第一是打造两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类是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要定标杆,树标杆建社区,强宣传,促协同;二类是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要重引导,定标准,推动试点示范。

第二,建立三类工业APP:一是基础共性工业APP资源池,在五大领域两类方式实现目标。二是行业通用工业APP资源池,重点是离散行业;三是企业专用工业互联网APP。

第三,开展四类验证测试工作。组织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工业互联网的验证测试是推动平台性能优化、兼容适配、规模应用的关键手段,是加快技术产业成熟,打造协同创新生态的重要途径。

我们重点开展四类验证测试:一类是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环境建设,重点是开展功能完整性、兼容适配性,推动平台间数据可迁移、服务可调用;二是面向特定行业的平台验证测试,开展平台和谐能力、行业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的协同服务,开发一批面向设备机理和行业经验模型的测试工具和用力;三是面向特定区域的平台试验测试环境,推动区域产业的聚集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四类是面向特定工业场景的平台测试床,形成基于平台的轻量级、模块化、低成本的APP和解决方案。

第四,完善四大公共支撑体系。标准体系、统计监测体系、新型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谢谢!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 &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将持续动态关注这一进程,我们怀着期待,传递理性和建设之声,融入成为生态中的一员,陪伴在大家左右,“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