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推广专栏丨深化落实“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战略,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安全基础

【编者按】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在格局未定的关键期、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抢占主导权的机遇期。作为工业互联网三大要素,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全要素连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正成为领军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产业布局的新方向、制造大国竞争的新焦点。为此,中国电子报特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推广专栏”,工信部信软司、业界专家受邀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进行系列解读,共同探讨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发展。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面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为目标,围绕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出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的战略部署。

同时,《意见》也明确提出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推动安全技术手段建设等安全保障要求,新形势下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要充分考虑新的工业属性需求,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安全防护,将安全体系建设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充分识别新形势下工业互联网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

工业互联网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典型工业属性,具有连接业务复杂、连接种类繁多、数据格式多样的新特征。工业互联网在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柔性化、协同化的同时,安全边界也越发模糊,可能受攻击面不断扩大,互联网和工业控制网上的威胁对工业互联网形成“双向挤压”。

一是互联互通加剧安全隐患。从工业互联网本身来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意味着工业控制系统将更加复杂化、IT化和通用化,不同工业控制系统互连互通,内部将越来越多采用通用软件、通用硬件和通用协议,这将增加网络安全隐患。

二是安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工控系统已经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但是安全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总线协议和工控软件等核心技术仍受制于国外公司,高端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较少,这意味着如果不能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与发展将受制于人。

三是海量异构数据安全难以保障。随着工业控制系统产生、存储和分析的异构数据海量增长,数据保护问题如何解决,云端数据信息如何保障,还有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更多更复杂的安全问题,工业互联网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

02 充分认识网络安全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意见》强调“把握好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始终“坚持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手段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以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为出发点,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的指导意见。

《意见》是《网络安全法》在工业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将《网络安全法》中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重点要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细化部署。

《意见》充分考虑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现状,针对当前工业互联网安全核心技术不完备、防护意识不到位、管理责任不明晰等问题,明确了安全保障的主要任务。

《意见》突出了工业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根据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确立企业作为工业互联网安全责任主体,要求企业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意见》参考了工控安全的最佳实践,推行工业互联网安全试点示范,重视国家专业机构以及相关产业联盟的引导作用,旨在提升行业整体安全保障服务能力。

03 充分发挥标准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中的支撑作用

目前,工业互联网发展受到美、德等国的高度重视,以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德国“工业4.0平台”、IEC、IS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正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2016年9月,IIC发布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IISF),旨在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与实施部署提供指导。IISF报告定义了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功能安全、可靠性、弹性和隐私安全五大关键安全特性,从商业视角、功能和实现视角提出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思路。IIC还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协作,目前已梳理20多个关联标准化组织并逐步建立联系,以加快工业互联网标准研制和全球标准化协作。

国内,电子标准院作为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组织相关企业及业内专家先期开展了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初步形成了以基础共性、技术要求、管理要求、服务规范等四大类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为构成要素的体系框架。同时,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安全要求》等重点急需国标的预研工作,提高标准支撑能力,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在ISO/IEC JTC1/SC27的立项工作,提升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04 全面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各项任务部署

根据《意见》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从技术研究、标准研制、平台建设、试点评估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水平:

一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建立工业控制系统与互联网平台融合的一体化安全防御、管理和测评技术体系,改变操作技术(OT)安全与信息技术(IT)安全割裂分离的现状。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检测、响应、恢复、预警、追踪、测评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包括终端、边界、平台、数据、工业云的安全体系架构。以核心技术为支撑,促进工业互联网威胁情报收集和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

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急需标准研制。综合考虑国家、平台运营商和企业用户等层面面临的安全威胁,围绕“基础+技术+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加快研制《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工业互联网安全接入基本要求》《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安全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管理基本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评估实施指南》等重点急需标准,支撑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工作。

三是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借鉴传统互联网网络安全共享经验,建议面向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可信、及时的威胁与漏洞信息监测、共享与分析工作,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持续采集平台企业的生产数据和运行数据,辅助企业建立自身的安全数据仓库。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发现工业生产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业企业,综合分析共性安全隐患,并向平台企业发布安全通报,及时有效防范工业互联网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试点工作。组织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评估方法和配套实施细则,选取国内典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平台安全管理、安全技术防护、安全接入规范、数据与通信安全等内容,组织队伍开展安全评估试点工作。推动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测试床分阶段建设,以早期实验室环境测试部署为基础,通过微型工厂环境测试等环节,从底层设备、控制系统及互联网平台层面对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估。

(作者杨建军,系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